留学日本之前,很多人已经被日语里面各种奇怪的叫法搞晕了:修士,博士,研究生,院生….简直傻傻分不清楚。
>>在线咨询
敲黑板,划重点
日本【研究生】=国内硕士预科,非学历教育
日本【院生】(包括修士和博士)=国内硕士或博士,学历教育。
所以,想到日本读硕或读博,必须要参加日本大学院的"修士入学考试",通过了才可以。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在此之前,会先申请日本的"研究生",也就是先以预科生的身份跟着教授学习,半年~一年后再参加修士考试。
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先申请一个没有学历的"研究生"呢?为什么不直接考修士,多方便呀?今天,SM的专业留学顾问就为你彻底揭秘,权威测评,扫清疑惑。
日本的【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是啥?
日语中的"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与中国的研究生概念完全不同。大家可以简单将它理解为中国的预科生或旁听生。成为研究生后,需要跟随教授学习半年~1年(可以旁听修士课程,参与课堂发表,但是没有学历)。之后还是必须参加修士考试。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的修士。
跳过【研究生】直接考修士,靠谱吗?
读修士前还要先读个没学历的研究生,真是浪费时间--你也是这样想的吧?
然鹅,请别忘了一个事实:直接考上修士固然非常理想,但是,你,真的,考得上吗?
这么轻松就让你考上了,还是万人挤破头名校吗?
修士考试内容每个大学各不相同,基本包括日语能力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两部分。
日语考试:有N1并不值得骄傲,这只是底线,名校的申请者各个都有,你要展示的是你日语真正的应用能力。
专业考试:更难,一般由目标校该专业的老师出题,名校修士考试会综合考察你本科时期学术水平是否扎实是否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能够有观点、有方法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是否有英语能力测试根据学校有所不同,名校一般会加试英语或要求提交托福之类的英语考试成绩)。
因此,如果你在国内本身就是出身名校、日语流利、专业过硬的学霸玩家,那您随便考,日本名校修士入学考试虽然门槛高,但毕竟炮灰选手众多,真金不怕火炼,不读研究生也罢。
但是,如果咱本身出身校、日语水平就一般,且非常明白自己大学四年其实并不努力,成绩单没有夺好看,也没学会夺少知识的同学们--乖乖申请研究生吧,毕竟此时,只需要打磨好一篇文书,就有机会跨进名校的门槛。我们见过太多坚持己见、绝不申请研究生,非要直接考修士的炮灰学生,一年年失败,比起半年~1年研究生实实在在的上课提高,一年年盲考,才是真正浪费了时间。无论如何--面对名校,先进去再说。先进入名校,就有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提高修士考试通过率的机会。
真的吗?那申请【研究生】后,都有哪些好处?
①多跟教授交流、旁听各种课程、提升业务水平--更容易考上修士!
如上所说,修士考试中专业知识考查是关键。虽然专业基础知识可以通过看书自学来获取,但毕竟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的自学不仅十分困难,还容易走弯路。如果你申请了研究生,就可以旁听课程,有疑问马上请教老师。及时与导师沟通你的研究计划和想法。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接触到大量已经通过修士考试的前辈们,从他们手中获取考试相关的信息和复习内容......这些实际体验和亲身经历,能帮你在茫茫资料如山如海的困境中,找到一条明晰的出路,有重点地准备修士考试。
②让教授认可自己的态度和能力----更容易考上修士!
很多人觉得,研究生阶段毕竟只是预科,教授肯定更多精力是用在辅导修士、博士上。但是,教授对你的态度和你自己的积极性密不可分。做了教授的研究生,你就是教授的人了(划掉),你就是天天在教授眼皮子底下的人了。你的刻苦钻研、努力上进、都被教授看在眼里。当教授默默关注你半年,认可了你的能力和努力,修士考试里,一个是他了解又信任的你,一个是不知哪里来的他,你觉得教授会选谁?(你得有多不争气教授才会放弃你,选择他?)
③中立期间,你可以有更多选择
很多同学误认为,申请了某大学某教授的研究生,最后只能考该教授的修士。其实不然,研究生制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和你选择的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未来合作关系。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双方都可以后悔的中立时期、双向考察的时期。作为研究生的你不是全然被动的,如果觉得这位老师能力不足,或者研究方向不对你的胃口,自然也可以选择考其他更好大学的修士。所以,同学们,作为研究生的你们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利用,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